邇來,有鑑於校園霸凌事件所衍生的偏差行為,對相關學生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,為有效防制校園霸凌事件,建立有效地預防機制,教育部特訂定三級預防策略,以作為防範之用。
在教育宣導預防方面,著重於學生法治、品德、人權、生命及性別平等教育,培養學生尊重他人與友善待人之良好處世態度,希冀透過完善宣導教材,辦理學校相關人員研習活動,分層強化行政人員、教師及學生對於霸凌行為之認知、辨識與處理之能力。
另外,為提升國小學生及教師法治教育素養,並協助教師正向且有效引導學生,除規劃設計「防制校園霸凌法治教育動畫」之外,並編製「防制校園霸凌法治教育動畫之教學指引」,以輔助教師防制校園霸凌之教學,促進法律生活化,進而使法治教育觀念深植於新一代莘莘學子,俾收萌芽、發展以至成熟之效。
期望結合家長及社會各界力量,大夥兒一起關心校園霸凌問題、
一起為建立安全學習環境,
一起為建構友善和諧校園而共襄盛舉、共盡心力。
下列各影片及教學指引皆為教育部所設計,歡迎各位同仁加以運用。
編號 |
影片主題 (內容) |
霸凌類型 |
影片截圖 |
下載 |
1 |
天使的吻痕(防制言語侮辱篇)…………… |
言語 / 關係霸凌 |
|
|
2 |
再見.阿噜巴!(防制肢體暴力篇)……… |
肢體 / 性霸凌 |
|
|
3 |
蓓蓓與大叔的誹聞(防制誹謗篇)……… |
言語 / 關係霸凌 |
|
|
4 |
偶像的醜聞(防制恐嚇篇)……………… |
肢體 / 關係霸凌 |
|
|
5 |
體育課拘禁事件(防制剝奪行動自由篇)… |
肢體霸凌 |
|
|
6 |
琦琦的書包(防制財產侵害篇)…………… |
肢體霸凌 |
|
|
7 |
小饅頭的眼淚(防制人格侵害篇)………… |
肢體 / 性霸凌 |
|
|
8 |
網路黑白講(防制網路誹謗篇)…………… |
言語 / 關係 / 網路霸凌 |
|
|
9 |
錢!拿來(防制恐嚇勒索篇)……………… |
肢體 / 言語霸凌 |
|
|
10 |
嫉妒與勇氣(防制身心傷害篇)…………… |
肢體 / 言語霸凌 |
|
|
11 |
防制校園霸凌宣導短片………………… |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edu.tw/displ/content.aspx?site_content_sn=26500
Q
& A
*各縣市反霸凌投訴專線【說明:各縣市專線係由各縣市政府教育局(處)提供彙整,如有異動,以各縣市政府公布資料為準。】
教育部聯絡電話:02-3343-7855
或 02-3343-7856
縣市別 |
教育處(局)電話 |
基隆市 |
02-2432-2134
(特教科) |
台北市 |
02-2725-2751(軍訓室) or 1999服務專線 |
新北市 |
0800-580-780 |
桃園縣 |
0800-775-889 |
新竹市 |
0800-222-805 |
新竹縣 |
03-551-8101#2810(學管科) |
苗栗縣 |
037-559-684(學管科) |
台中市 |
0800-580-995
|
南投縣 |
049-223-1730(學管科) |
彰化縣 |
04-724-1183(學管科) |
雲林縣 |
05-535-1216
|
嘉義市 |
05-222-4741(督學室專線) |
嘉義縣 |
05-362-0113(處長室專線) |
台南市 |
06-2982-621(國小教育科) |
高雄市 |
0800-775-885 |
屏東縣 |
08-734-7246(督學室專線) |
宜蘭縣 |
03-925-4430(學管科) |
花蓮縣 |
03-8576-387(督學室專線) |
台東縣 |
0800-322-002轉2226 |
澎湖縣 |
06-927-2415(學管科) |
金門縣 |
082-325-630(教育局) |
連江縣 |
08-362-5171#27(學管科) |
*我被霸凌了該怎麼辦? |
||||||
一、霸凌處置 |
||||||
|
||||||
|
||||||
二、支援管道 |
||||||
|
*霸凌行為應負之法律責任 |
|||||
一、學生若有霸凌行為應負哪些法律責任? 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二、學生若有霸凌行為法定代理人應負之法律責任 |
|||||
兒童及少年屬民法第13條未滿20歲之未成年人,如其成立民事上侵權行為,法定代理人依同法第187條應負連帶責任。 另依據少年事件處理法第84條規定,家長(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)因忽視教養,致少年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,或有少年虞犯之行為,而受保護處分或刑之宣告,少年法院得裁定命其接受八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親職教育輔導;拒不接受前項親職教育輔導或時數不足者,少年法院得裁定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,並得連續處罰。 |
|||||
三、教育人員發現校園霸凌應有之通報義務與責任 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